浙江日報訊 7月3日,紹興市在紹興網推出“民情在線”網絡新聞發(fā)言人平臺,該平臺一經推出,便受到廣大網民關注。

  “想補交一部分社保,該怎么操作?”“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子女,如何就讀初中?”“治堵可否完善交通信號的設置?”……網友提問不斷更新,部門回應緊隨其后。

  互聯(lián)網時代,人人都有麥克風,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留言、轉發(fā)、評論甚至“拍磚”,發(fā)出自己的聲音。紹興市委宣傳部聯(lián)合有關部門,推出這一順應新媒體時代的工作方式,在網上察民意、解民憂、疏民情,贏得網民好評。

  平臺互動實現(xiàn)干群零距離

  近幾年來,紹興市各級各部門“用網”意識得到了加強,打破了原有網絡管理條塊分割、資源分散的局面,積極整合地區(qū)和部門的網絡資源,為紹興“民情在線”平臺建設奠定了工作基礎,初步構建了引導與服務并舉的網絡輿論環(huán)境。

  目前,紹興縣已經建立了“民生直通車”;諸暨打造了“政民e線”——網絡問政和民生服務平臺;上虞推出了“微上虞”公務微博平臺;嵊州則在“民情日記”的基礎上創(chuàng)新組建了“民情微群”;新昌建立了網絡發(fā)言人平臺。一個覆蓋全市的協(xié)調有力、規(guī)范有序、科學有效、政民互動的輿論調控體系,已基本構建起來了,真正做到互聯(lián)網技術為民所用,為我所用。

  為了更好地順應網絡時代發(fā)展潮流的需要,充分發(fā)揮網絡民意在公共決策和政策執(zhí)行中的建設性作用,有效改進網上熱點問題的回應引導方式,紹興市面向全市公眾推出了“民情在線”網絡新聞發(fā)言人平臺,在政府和民眾之間,搭建起一個傾聽民聲、匯聚民智、回應民呼的輿情處置平臺,聚合網絡正能量,提升群眾滿意度。

  “民情在線”主要通過在線收集、回應網民反映事項,并主動發(fā)布信息,第一時間疏導公眾情緒。目前平臺涵蓋政策宣傳、解答咨詢、回應訴求、聽取建議等4大項工作內容。在平臺上開展工作的市級部門、公共企事業(yè)單位達88家,基本覆蓋了民生相關領域。

  紹興“民情在線”平臺充分實現(xiàn)了對網上輿情信息的實時關注,并能深入了解事態(tài)發(fā)展進程和及時回應網民關切,建立良好的溝通互信關系。另外,“民情在線”微信公眾號的推出,使公眾信息反映渠道更廣,使用服務更為快捷。

  筆者在微信關注“紹興民情在線”后,即得到回復:“我們將傾聽您的訴求,88家部門將實時受理。有事您喊話!”不少“微友”通過微信給平臺留言,管理員則及時將這些微信留言轉發(fā)在論壇相關版塊,并將部門回復的內容發(fā)給已經添加“民情在線”微信公眾號的“微友”,進一步擴展了溝通渠道。

  “民情在線”的推出,找準了網上輿情處置和部門回應的契合點,實現(xiàn)了網絡資源多層次整合。

  在這之前,紹興市有關部門,尤其是涉及民生的部門,也相繼推出了為民服務的平臺,主動加強了宣傳,積極打造“陽光政府”的形象。但這些平臺大多只是單方面推送信息,而缺少互動交流的有效手段。“民情在線”平臺通過積極整合部門功能,及時反映政府工作,發(fā)布部門信息,回應民眾訴求,從而順暢網民溝通服務,提升政府的公信力。

 

  傾聽民聲積極回應不旁觀

  “天氣這么熱,大家都開空調,一到晚上8點左右就會跳閘停電。”7月5日上午11點17分,網友“小驢哥”發(fā)帖反映了紹興縣漓渚鎮(zhèn)新建街天天晚上跳閘停電的問題?!罢块T在哪里?”帖子中,他流露出質疑和不滿。

  當天下午1點多,距離“小驢哥”發(fā)帖僅過去了兩個小時,漓渚鎮(zhèn)相關部門就予以回復:“由于夏季供電緊張,上述情況確有出現(xiàn),現(xiàn)已與福全供電部門協(xié)調銜接,爭取在近兩三天內改造好,以保障漓渚老車路新建街居民的用電正常。”

  “此事已引起供電部門高度重視。下一步,供電部門還將在該區(qū)域新增變壓器,以徹底解決該問題?!庇秒妴栴}是個大民生,為保證網民滿意,針對網友質疑,紹興電力局又給予進一步回復。

責任編輯: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