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做好統(tǒng)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(fā)展工作,平湖市政務數據辦以“服務企業(yè)、服務群眾、服務基層”的理念,堅持一手抓防疫、一手抓服務,全力開展好各項工作,切實提高企業(yè)和百姓獲得感、滿意度。2-3月份,平湖市、鎮(zhèn)兩級行政服務大廳(便民服務中心)共受理咨詢34293件,現場辦件32167件,企業(yè)和群眾通過網上辦和掌上辦293334件,服務代辦923件,預約辦6934件。
一是幫辦服務,當好服務群眾“店小二”。自3月2日恢復大廳現場服務后,行政服務大廳社保、不動產、公積金等高頻民生事項設置自助服務窗口,推出“肩并肩”幫辦服務,提升疫情期間窗口辦事效率。受理人員從柜臺內走到柜臺外,辦事全流程指導、一對一協助,拉近工作人員與群眾距離,工作人員站到群眾的位置,對群眾遇到的問題“感同身受”,及時“答疑解惑”。稅務、不動產窗口強化服務后臺,組建“平湖不動產掌上辦”微信群,線上實時解決稅務受理審核過程出現的影像資料傳輸不暢、線上繳費不成功等各種問題,保證辦理事項即辦即結。幫辦服務人員幫助辦事群眾盡快熟悉網上辦理登記流程,提高業(yè)務事項掌辦、網辦率,減少現場辦理人數,服務開展以來累計幫辦1435件。
二是錯時服務,當好窗口接待“值班人”。為最大限度方便群眾辦事,在調整工作時間后,平湖市政務數據辦想群眾之所想、急群眾之所急,行政服務大廳于4月13日起實行錯時服務。在周一至周五中午午休時間段,社保、醫(yī)保、公積金、公安、不動產、稅務、商事登記窗口安排值班人員,對前來辦事的群眾進行咨詢解答服務,確保群眾在非工作時間段也能咨詢辦事,切實解決上班族辦事時間沖突問題,避免疫情期間大廳外群眾排隊聚集,降低了傳染風險。開展錯時服務一周以來,窗口累計新增服務275人次。
三是數據助力,當好智能防疫“守門員”。針對恢復大廳現場服務以來辦事人員大幅增加,傳統(tǒng)測溫驗碼效率低,社保、公安、不動產等民生高頻事項窗口排長隊的情況,平湖市政務數據辦及時引入測溫道閘,打通道閘與健康碼數據壁壘,到大廳辦事群眾只需在入口處通過刷身份證或刷臉,就可自動匹配健康碼狀態(tài),同時遠程紅外線測量體溫,一步完成測溫驗碼,提高人員進入大廳效率,確保群眾“快速辦”“放心辦”。同時,后臺自動生成進廳記錄,做到建檔留痕,隨時監(jiān)測,如有疫情發(fā)生,能第一時間追蹤溯源,做到人員可追蹤,歷史可溯源,實現疫情可防可控。
附1:全國重點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數據分析報告
本報告合集共計15份,報告中采用的相關數據均來自各地各級政府網站、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官方統(tǒng)計渠道,從政府管控、社會治理、數字化服務、信息公開等維度開展數據采集、分析,并提出政策建議。涉及的重點城市包含浙江省、山東省、四川省、湖北省、湖南省、江西省、重慶市、河南省、上海市、河北省、安徽省、江蘇省、廣東省、云南省。
附2:國脈“一網通辦”核心支撐系統(tǒng)(GDBOS),助力數字政府建設
數字政府2.0操作系統(tǒng)、政務數據體系2.0基礎標配、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。又名“政府數據業(yè)務操作系統(tǒng)”(GDBOS),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、各地實踐經驗、數據體系理論、微服務技術架構,圍繞“大數據、大系統(tǒng)、大平臺”融合一體思路,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(yè)平臺。運用數據體系、標準治理、業(yè)務再造、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,可從結構、標準、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(yōu)化、重組和升級。有效適配部委、省、市、縣(區(qū))不同層次需求,支撐數據整合共享、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,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,夯實數字政府基礎,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。
依托"產品+數據+標準"框架,構建"標準支撐、數據體系、業(yè)務再造、數據治理、管理賦能"五大體系,無縫銜接既有業(yè)務系統(tǒng),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:①落腳在“辦成”,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,企業(yè)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;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、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,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。
附3:國脈政策通(又名“國脈一體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”),是對標中央關于“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、易于知曉、一站辦理”要求,打通政策服務、優(yōu)化營商環(huán)境的幫手級產品。以“惠企政策精準送、補貼申報一次辦”為核心,提供政策“發(fā)布、匯聚、查看、送達、辦理、督查、評價”全套解決方案?;谑袌鲋黧w、民生服務和營商環(huán)境優(yōu)化,從最小顆?;?、數源標準化、數據共享化、組織協同化、業(yè)務融合化五個方面著手打造,實現群眾與企業(yè)真正“知政策、懂政策、享政策”,依托政策紅利更好發(fā)展。截至目前,該系統(tǒng)已于深圳市、杭州市、佛山市、浦東新區(qū)、南山區(qū)等地應用,獲企業(yè)群眾普遍好評。